close

  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(記者倪元錦)“童年記憶放大了,整個世界就變小了。”這是荷蘭藝術家、“大黃鴨”設計師弗洛倫泰因·霍夫曼透過藝術品所傳播的價值。
  他說,世界上的水是我們共同的大浴缸,橡皮鴨遨游不同水域,連結世界上的我們。北京的“我們”,同樣銘記心中的“歡樂之旅”。
  作為今年“北京國際設計周”主賓城市阿姆斯特丹的“設計去荷蘭”系列展示,一隻高18米、由200多片橡膠拼接成的“大黃鴨”自9月26日起在頤和園展出一個月。
  26日,是大黃鴨在北京的最後周末,各地游客來頤和園看它,依舊摩肩接踵。
  “這是件關乎歡樂、幸福、童年的藝術品。它的面前,處處是面帶笑容的人群,很開心地嘗試各種角度拍照,我想他們也在回望青春、思考生命吧。”霍夫曼日前接受採訪時說。
  在中國古典皇家園林頤和園的昆明湖東堤,介於廓如亭和萬壽山之間的湖面上,霍夫曼的“大黃鴨”與鐫刻清朝乾隆皇帝篆體銘文的“銅牛”相對,遠處是彰顯中國園林建築精髓的“十七孔橋”和“石獅”。
  銅牛鑄造於18世紀中葉,意為“降服洪水”“祥福百姓”;“大黃鴨”從西方一路走來,扮演喚起童年記憶的“治愈系大玩具”。
  阿姆斯特丹市市長埃伯哈德·範德拉恩在“北京國際設計周”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,這簡直是完美的相遇,源遠流長的東方園林藝術和前衛流行的西方藝術,彼此映襯著對方,也成就著對方。
  “作為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品,大黃鴨正充實著北京,為中國的首都,一個略顯嚴肅的政治中心,增添樂趣和幽默。”埃伯哈德·範德拉恩說。
  頤和園的鴨迷中,有佩戴紀念胸章的年邁夫婦,感嘆與“大黃鴨”跨越中西的緣分;也有出生在山裡的農村人,儘管兒時沒有澡盆里的小黃鴨作為玩具,卻也燃起美好的童年記憶;還有來自德國的游客,不停地擺著親吻姿勢拍照,驚喜於跟“大黃鴨”在中國相遇。
  “從某種意義上,大黃鴨將地球上的陌生朋友相連。在這巨大的公共藝術品前,你們遇見陌生的彼此,大黃鴨帶來的歡笑也令頤和園變得不同。”霍夫曼說。
  2007年首次出游至今,霍夫曼的“大黃鴨”游歷了荷蘭阿姆斯特丹、德國紐倫堡、日本大阪、英國倫敦、澳大利亞悉尼、中國香港等13個城市。
  霍夫曼向記者透露,結束北京展示後,將帶大黃鴨去臺灣,在高雄和基隆停留。“我還計劃帶它去非洲,讓足跡覆蓋更多的大陸,結識不同種族的朋友。”他說。
  “藝術家需要透過作品傳遞理念和信仰,而不是追求藝術品如何受歡迎。對我而言,最重要的是,大黃鴨在地球上每一站旅行所構成的那個‘整體足跡’,它把陌生人連結在一起,給大家靜下心來回憶的契機,分享彼此的歡樂,也思考交流的重要。”霍夫曼說。
(編輯:SN017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qmov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