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胡 波
  在日前的亞洲之行中,奧巴馬雖極盡長袖善舞之能,邊安撫盟友,邊向中國示強,但無奈時不利兮,實際成效未能如其所願。
  在經貿問題上,可以說是勞而無功,即便奧巴馬在釣魚島問題上“力挺”日本,安倍也僅是附和美國表態將加快TPP談判進程。在安全合作方面,奧巴馬面對媒體質詢“究竟美國會在可能的中日、中菲衝突中扮演何種角色”時的迴避與尷尬,盡顯美國當前政策的困頓——既要借海洋爭端拉緊盟友,推進亞太“再平衡”戰略,同時又不想過於招惹中國。
  天下怎可能常有這樣的好事?這種對中國“既打壓又接觸”,對盟友“既拉攏又防範”的政策越來越難以為繼,也越來越危險。
  首先需要看到,中美亞太實力對比正發生重大變化,美國履行亞太安保義務逐漸心有餘而力不足。中美總體的軍事力量差距不會發生質變,但在亞太尤其是東亞地區的差距正快速縮小。美軍方及智庫的主流觀點認為,再過10年左右,臺灣、日本等美國盟友將再無力“抵抗”中國,美必須準備“挺身而出”。
  為此,美國正未雨綢繆。然而,受制於中美兩國在該區不同的地緣特點、技術條件和預算分配比例,美國未來將很難在此贏得與中國的軍事競爭。況且,在臺灣問題與涉華海洋爭端問題上,美國為此開火的意志與決心也遠不如中國。
  其次,魚與熊掌難以兼得,拉攏與防範的“度”越發難以把握。強大的盟友體系是美國全球霸權的支柱。在美國自身實力相對下降的時候,盟國的支持就顯得更加重要。
  為拉緊盟友,美國似乎樂於對日菲等國開“空頭支票”,對中國頻繁示強。當然,為防局面失控,中美關係“破局”,美國所做的承諾都有所保留,對盟友也是又拉又防。不過,鑒於當前海洋爭端的激烈程度,美國在中國與其東亞盟國間兩頭漁利的空間將越來越小。
  最後,中美利益依存度非常高,美國缺乏全面遏制中國的意願與本錢。中國追求的對外目標相當有限,它不想在全球與美國爭霸,而只是為了謀求與其自身實力相稱的權力地位,具體到東亞地區,就是領土主權和合法權益。與中美雙方在東亞相對激烈的權力競爭不同,在世界範圍內,兩國在包括防擴散、維護海上航行自由與安全、促進經濟繁榮及反恐等全球性議題上有著諸多共同利益。
  中美間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中國周邊,如果美國在該區域奉行與中國對抗的政策,將會給自己製造一個強大的對手;反之,如果在此給予中國足夠的空間,分享部分權力,則會帶給美國一個維護世界秩序的有力幫手。因此,為整體利益及全球戰略計,美國在亞太改弦更張,讓渡部分權力乃是最明智之舉。▲(作者是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員)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qmov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